赸远,新疆方言音读为【shàn yuàn】
指“让人快快走开、走远、避开、别掺和”
说让你走开,就说你赸远
说让你别掺和,也说你赸远
有时要别人走开,由自己去干
更会说:“你赸远,让我来”
如:“你快些赸远,再嫑在这儿胡说八道”
“这事情和你有啥关系呢,你快赸远远的”
“赸”还经常单用,如:
“你赶紧赸,再嫑耽误时间”
赸,本音读为【shàn】
《康熙字典》引《篇韵》释为:
“赸,跳跃也”,在现代语境下
“赸”有“跳跃;走开;离去”等意
在某些方言中“赸”也指
“追赶”或者“取笑”
“赸”也通“讪”
指“尴尬、难为情的样子”
如:赸笑(不好意思的笑)
赸不答(难为情,不自然的)
赸赸(尴尬、难为情的样子)
“赸”在元明清三代的曲、杂剧
传奇中经常出现,洪升《长生殿》:
“马蹄儿泼剌剌旋风赸”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你也赸,我也赸,请先生休讪,
早寻个酒阑人散。”
此处“赸”与“早”相应
说明“赸”是“快离去”的意思
“你也赸,我也赸”
就是“你也快离去,我也快离去”的意思
石君宝《紫云亭》第二折:
“你那狠爹爹才赸过呵,
俺这善婆婆却来这里。”
尚仲贤《酷寒亭》第三折:
“我与你打闹处先赸过,拿笠儿忙盖合。”
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曲:
“早回头寻个破绽,没忽的得些空闲,
荒撇下风月担儿赸。”
王晔《水仙子·黄肇答》曲:
“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
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近现代文学作品中
也经常出现“赸”的身影
朱自清《笑的历史》:
“我低头微笑,答不出什么。
过了一会,便赸赸的起来走了。”
此处的“赸赸”
指“尴尬、难为情的样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羊皮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