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前770—前453),是中国古代的转型时代。在这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由于诸侯争霸,推动了集权政治的兴起,也推动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夏、戎、狄、夷、蛮、巴蜀、百越等在这个时代发生了大规模的融合,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战争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的进步。这个时代,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名将,本文就选择其中最优秀的8位进行介绍(按照时间排名)。
郑寤生也就是郑庄公,他是春秋时期最先崭露头角的君主,有“小霸”之称。郑庄公继位后,先是平定了叔段之乱,完成了国家统一。又不断和宋国、卫国征战,多次取得了胜利。郑庄公的强势严重动摇的周天子的权威,于是周桓王带领大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亲征,在“繻葛之战”中击败了周天子,从此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郑庄公有许多比较经典的政治、军事观点,记录在《左传》之中。
管仲,是齐国桓公时代的宰相,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真正的霸主。管仲在齐国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加强了齐国的社会进步,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管仲又亲自进行了多次征战,如北战山戎、存邢救卫、南征楚国等。
先轸,晋国原邑(河南济源)人,是晋文公、晋襄公时期的名将,曾经以主将的身份参加了城濮之战、崤之战,先后击败了楚国、秦国等,帮助晋国称霸中原。先轸有勇有谋,善于利用外交来击垮对手,所谓“上交伐谋”,赵衰评价“先轸有谋”。先轸可能写有兵法——《孙轸》,但是难以考证。
熊旅,也就是楚庄王,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继位早年,楚庄王选择以静观动、以感辩奸。三年之后,重用孙叔敖、伍举、苏从等,使得楚国国力迅速上升。楚庄王又经常带领楚国军队南征北战,吞并了附近多个小国,还问鼎中原,以图霸业。在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进逼郑许,实现了称霸梦想。由于楚国的对外征战基本都是楚王亲征,所以楚庄王的军事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尊称“孙子”,是兵家学派的开创人物,所以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写下的《孙子兵法》是东方兵法之宗,其军事思想被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他曾帮助吴王阖闾练兵,又带领吴军对楚国发动战争,攻陷了楚国首都,帮助阖闾称霸。此后,孙武功成身退,回到了齐国。他的兵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起来,影响巨大。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国人,其父亲伍奢被小人陷害,自己孤身一人逃亡吴国,帮助阖闾政变上台,并帮助吴国富国强兵,与楚国抗衡。前506年,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孙武退隐后,伍子胥又帮助吴国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后来,伍子胥多次劝吴王夫差杀勾践,遭到拒绝。最终,伍子胥功高震主,被夫差责令自杀。
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他曾经带领齐国军队击退晋、燕的入侵,帮助齐国在春秋末期强盛一时。他曾经写下了《司马法》,是春秋时期仅次于《孙子兵法》的兵法著作。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中国的兵法基本源自于齐国陈氏,田、孙都是陈氏的支系。此家族在战国时代还出现了孙膑、田忌、田单等名将。
范蠡,春秋晚期的军事家,原本是楚国人。春秋后期,由于吴国强盛,形成了对楚国的巨大威胁,于是楚国派遣范蠡、文种等扶持越国以对付吴国。范蠡在越国为勾践出谋划策,最终帮助越国击败了吴国,完成复仇大业。此后,范蠡又选择急流勇退,成功躲过了勾践的屠杀。据说范蠡后来改名换姓为陶朱公,成为了一位商人,但是没有证据,因此只能说范蠡隐退了。范蠡曾经写下文章《范蠡》二篇,但是已经失传。范蠡的军事思想对后来黄老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良后来就继承了范蠡的思想。
从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分布来看,齐国和楚国最多,著名的孙武、管仲、田穰苴都是齐国人,齐国堪称是中国兵家的圣地。而楚国尚武之风盛行,因而也出现了许多勇猛善战的将才。然而,由于楚国国君大多数比较昏庸,导致楚国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出现了“楚才晋用”的现象。本文的楚国的伍子胥、范蠡分别为吴国和越国服务,甚至成为了自己的大敌,酿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