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春联内容含义及寓意(春联和楹联的异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09:19:17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我国许多地方都用大红纸书写喜庆和吉祥的对联贴在大门上。这种对联就是春联,春联的前身是桃符,所谓桃符,是写着传说中能擒恶鬼为虎的神荼,郁垒两神人名字的桃木板。也有画他们像的,即所谓“门神”。

据现有记载,在桃符上写对联,始于唐末五代时的后蜀国。孟昶命学士在桃符上题写联语,看后不满意,他就亲自提笔题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北宋早期,仍盛行桃符,南宋,元以后,春联日多。明太祖朱元璋曾大力提倡春联。有一年除夕下圣旨,命令所有公卿士庶,各家门上都要张贴春联,此后就相沿成俗。我们今天书写的春联,除了表示迎春吉庆的意思之外,还有时代感和新的意义。

至于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是一种悬挂或粘贴在楹柱,璧间的联语,它是由。“春联”发展而来。现在它的概念有大于“春联”,“春联”已变成属于楹联的一种,特指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