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忽必烈死后是哪个儿子继位? 忽必烈死后,为何要传位于孙儿铁穆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8 16:24:19    

我国古代帝王传承基本遵循父子相传的规律,但也有不少皇帝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而是隔代传给孙子,由此而引起不少继位纠纷。最典型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传位于孙子朱允炆,引发“靖难之役”,造成国家动荡达四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

其实,在明朝之前,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也是把皇位隔代传给了孙子铁穆耳,加上汉人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和蒙古人“幼子守灶”、长幼不分的习俗,使得元朝的皇位继承十分紊乱,兄弟相争、叔侄相争、跨家族相争的现象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成了元朝迅速崩溃的重要诱因。

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正月,忽必烈弥留之际对孙儿铁穆耳断断续续地说到:你要多学习儒家思想,听取汉人师傅的教导,专心推行汉法,好好爱护天下苍生。虽然没有留下诏书,按蒙古人的传统,忽必烈就算把皇位(汗位)当众传给了孙儿铁穆耳,经过忽里台大会推举以后,铁穆耳就可以正式登基为帝了。

铁穆耳是忽必烈嫡出、长子真金的第三子。

忽必烈去世前,他还有一个嫡出的儿子那木罕和四、五个庶出的儿子都健在,即就是孙子辈,铁穆耳前边还有一个哥哥甘麻剌,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这个孙子铁穆耳呢?

有史料记载的,忽必烈共有九个儿子。正妻察必为人聪慧有远见,是忽必烈非常钟爱的皇后,察必为忽必烈生育了四个儿子,算嫡出,但前面三个都不同程度地早逝了,只有四子那木罕还在,但被忽必烈废为庶人。其他几个在世的儿子都是庶出,忽必烈为他们封了王,分别镇守漠北和云南等地,常年不在大都,忽必烈很少见到那些庶出的儿子。

由于和察必感情深厚,忽必烈选定接班人的目标便锁定在察必的儿子身上。无奈,察必的儿子先他而逝了,他就只有把目标转移到下下一代身上。铁穆耳的母亲阔阔出和她的婆婆察必走得很近,经常侍奉在婆婆身边,于是,她的儿子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忽必烈晚年,经常给铁穆耳单独安排一些重要的事情,铁穆耳办理的都很认真谨慎,深得忽必烈好感。铁穆耳以前好饮酒,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耍酒疯,被忽必烈严厉训斥一番,铁穆耳发誓从此不再饮酒。他说到做到,从此以后,滴酒不沾,他的母亲很欣慰,大臣们也都很佩服这位还很年轻的太子。

铁穆耳

忽必烈小时候也曾得到爷爷成吉思汗的疼爱。忽必烈自幼踏实而又沉稳,能文能武,不像其他孙子那样只知道胡闹,因而他更多地得到了爷爷的喜爱。成吉思汗西征回来的路上,忽必烈还是个孩子,就骑马几十公里去迎接爷爷。成吉思汗明确要求,他出征回来时,不允许家人半道迎接,所以这次回来,其他亲属都不敢去,只有忽必烈大胆前去迎接。见到爷爷,忽必烈大声喊道,我长大以后,要像爷爷一样,征战四方,为蒙古帝国建立功勋。成吉思汗不但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喜爱这个孙子。也许是自幼受到爷爷的疼爱,忽必烈油然而生了对孙儿辈的特殊感情。

已经快到三十岁的铁穆耳也是一位十分机灵的皇子皇孙。他按照爷爷的要求,自幼学习汉族传统文化,熟悉为君之道,有仁爱之心,和大臣们相处得比较和谐,许多大臣都向忽必烈大胆推荐了铁穆耳。河南等地发生灾情后,宰相伯颜前去赈灾,未经请示把国库的钱粮调拨到灾区,朝廷有人告到皇帝那儿,忽必烈派铁穆耳实地调查。铁穆耳不敢怠慢,调查清楚后给爷爷如实禀报:伯颜是把钱粮调走了,可是全部用在拯救灾民上,符合爷爷平常的要求,要爱护百姓。国家的钱粮,关键时候就是要为老百姓用度,伯颜不但不能惩戒,还应该奖赏。

铁穆耳此番表现,深得忽必烈赞同,年迈的忽必烈对他所选定的接班人十分满意,满朝大臣几乎无一人反对,铁穆耳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位,成为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

其后,在忽里台大会推举时,铁穆耳的哥哥甘麻剌站出来竞争,母亲阔阔出让他们分别背诵爷爷的治国语录,由于甘麻剌口吃,根本无法完整背诵,而铁穆耳口齿伶俐,出口成章,很快赢得了忽里台大会的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