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镜湖详细介绍(仪征行色:镜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1 08:07:05    

仪征行色:镜湖

戴顺星

行色匆匆

——常语

在厉以宁文物陈列室会客厅座谈会结束后,巫同志、胡同志和苏同志陪我们去参观仪征市博物馆。

中午天气很热,白花花的太阳晒得人烦躁,总想找个有树荫的地方。我与胡同志走在前面,穿过一段被毒辣的太阳覆盖的“死亡线”,来到一座青砖小瓦的建筑前,门口的保安早就为我们打开道闸。前面出现一片大水,眼前忽然开朗,顿觉神清气爽。胡同志告诉我,这是位于市中心的扬子公园,眼前的湖叫“镜湖”,还特别强调是“眼镜”的“镜”。

仪征市和镜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高邮高邮湖。但我觉得,这些城市与湖的联系不那么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还是城市,湖也还是湖。镜湖与云南的翠湖一样,与城市联系非常紧密,它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翠湖在昆明市中心,镜湖所在的扬子公园,是仪征市的中心。如果说没有翠湖,昆明不能称其为昆明。同样,如果没有镜湖,仪征城市就黯然失色。镜湖花园、优诗美地、惠明花园、金鑫花苑、中源商贸城、阳光百货、江苏省仪征中学、仪征市第二中学分布在镜湖周围。我说,镜湖是仪征城市的眼,一点也不为过。


镜湖是仪征市民休闲的场所,也是游客的打卡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进入镜湖,就会觉得全身轻松,所有生活的烦恼,就会放在一边。镜湖的周围到处都是花草树木,绿地整洁干净,绿得耀眼。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像一把把大伞,婆娑的树影,漏下些许阳光,湖风吹过,炎炎夏日,犹如大自然空调。湖中一个小岛,植物茂盛。湖水极青绿,“投石问路”,湖水不浅不深。没有看到荷花、水浮莲、水浮萍,湖面平静如镜。昆明的翠湖是种水浮莲的,猪耳状,又大又肥。我奇怪,滨江小城,一边是涛涛江水,一边是波澜不惊的镜湖。我轻轻吟咏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镜湖要是有个小山就更妙了。

昆明翠湖边上有一个图书馆,汪曾祺先生经常去看书,他说,这是他一生中去的次数最多的图书馆,印象极佳的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似道观,整洁安静。图书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上班,把墙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就算上班。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个干瘦而沉默的管理员站起来,又把墙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每当读到此处,我不禁会心一笑,对这个管理员印象非常深刻。

博物馆在镜湖北畔,与市图书馆比邻而居。外观似“鼎”,庄重质朴。在一楼少儿书法展厅,一位帅气的高个子中年人接待我们,他着深藏青T恤和西裤,脚穿一双黑色跑鞋,沉稳干练。我们加了微信,他叫王荣,是文化馆的馆长,毕业于扬州戏剧学校。从王同志那儿获悉,仪征市非常注重培养扬剧新人,仪征市扬剧团委托扬州市戏剧学校培养的22名2019级学员,经过五年的学习,下午在扬州戏曲园进行毕业汇报演出,剧目是《白蛇传》。仪征扬剧团的前身是流动于南京的部分艺人组成的友爱剧团,1955年后,由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武麟童先生领衔,曾先后赴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市演出,深受观众赞誉。传统剧目有《包公案》《十五贯》《忠王李秀成》《乾隆与九公主》《王府悲歌》《送鸡》等。


王同志热情引导我们参观“忆明珠诗文书画陈列馆”。忆明珠与汪曾祺、贾平凹、冯骥才并称当代四大才子,出生于山东莱阳一个书香之家,原名赵俊瑞,参加过解放战争。1957年之后,忆明珠响应号召,到农村第一线,扎根仪征乡土28年,当过仪征文化馆馆长,他视仪征为第二故乡。当他离开仪征移居南京30年后,也依然没有忘记那座曾留下自己汗水和泪水的小城。晚年的忆明珠无偿向仪征捐献了自己所作的100余幅字画。文化界流传忆明珠“换笔”的故事。忆老60岁从江苏作协退休,重拾画笔,精力转到书画上。65岁那年,当人们选择用电脑敲字写作的时候,他宣称,从今往后将改用毛笔写作。上海《艺术世界》杂志曾刊出他的文章,说自己是最后一个坚持用毛笔写作的中国作家。除了画画写字,把给朋友写信当作一种消遣。书信成了他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方式,也是他艺术而外的内心吐纳。眼前的这部《抱叶居墨迹二种》就是例证。现摘抄先生的一首诗:

一眸一眼已路人

一生一别亦凡尘

一恨一世桃花魂

一段一愁异枕人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最好去参观她的博物馆。我们跟着讲解员同志,一个一个橱窗看过去。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唐的陶瓷,宋明的书画……每一样展品都像是一部活动的历史,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那些被岁月遗忘的繁华。

在众多的展品中,我注意到“神墩遗址”,它位于仪征市陈集镇丁桥村,是江淮东部一处重要的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聚落遗址,遗址为圆形台地现存面积1万多平方米。与高邮龙虬庄遗址同属于江淮东部遗址文化圈,但要比龙虬庄晚。一件宋代“青花瓷瓶”吸引了我,瓶身山水花鸟,色彩对比鲜明,线条流畅自然,让人忍不住赞叹古人的精致与优雅。另一件清代的紫砂壶,壶身的刻字和壶嘴的巧思都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着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展区。一张绿底白字的表格上,写着仪征市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7项。分为传统艺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习俗、传统医药。其中胥浦农歌、“臣”字门儿科中医术、朴席制作技术列为省级非遗。胥浦农歌是仪征沿江一代农民劳作时唱的民歌,分为栽秧号子、车水号子及民间小调。“臣”字门中医儿科由清朝中期朱良臣创立,至今历经五代。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证处方已和为贵,不轻用过补、过攻之剂。对小儿轻症或病后调理,多主张以食疗为主,把治理和营养有机结合。朴席明清时期与苏席、宁席一道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名席,因产于朴席湾而得名。制作注重选材,选购根白梢青、油润光滑、粗细均匀无虫无病无断的席草。经过选草、麻筋加工、扣筋扳堂子、喷水擦油、催楔、织席、整理、复席八道工序。粗席织成后,还要经过晒、擦、烘、排四道工序。朴席具有“色泽清润、紧密厚实、光滑舒适”的特点,以其“密实、精致、质朴、舒适、耐用”广为世人称道,享有“滴水不漏,站立不倒,二十年不坏”的美誉。妻子说今年夏天要换席子,买朴席吧。


参观结束,王同志及其工作人员与我们拍照留念。

除了镜湖博物馆、文化馆,镜湖还有老虎山、盛成雕像、奎光亭等景物,我们没有来得及看,等下次来仪征,一定补上。

我注意到一个信息,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的上午9点到下午5点,周一是休息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了我们加班加点,着实让我们感动。我感动于那些默默守护和传承着历史文化的人们,借花献佛,把仪征诗人姚大鹏的诗《仪征镜湖》送给他们:

恰似一面镜子

一只接一只的鸟儿

掠着水面飞

总试图找到另一个自己


城小镜湖多梦

一只接一只的鸟儿

攒动的鱼群喂养云朵

湖在游荡中做破碎梦


梦更多的是小城佳人

城有梦 湖也有梦

兴了才华横溢的

一群文人稚士


闪向高空的快门

一只接一只的鸟儿

岸一束投射的光

频闪出梦里的江南


被倒影荡漾的湖

那笔饱蘸浓墨重彩

将澄净的诗词歌赋

在变幻的风景中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