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五华8处自驾游必去的景点 ,值得收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9 10:08:46    


1、狮雄山塔

狮雄山塔座落在华城镇塔岗村南端。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和1926年先后修葺。塔为平面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砖木塔,高35.5米。是梅州市保存最好的明代造塔,1989年6月被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路线:转水高速路口往华城方向2公里左右,左边方向有个“塔岗村”指示路牌,沿村道进去约2公里即可以到达。


2、英烈庙

英烈庙座落在双华镇大陂村高山寨顶,建于明朝,是为祭祀敕封英烈女谢圣仙娘(谢二妹)而筑的。庙用石柱,石梁、石板、石砖砌架而成,前亭后宫,紧密相连,亭顶四角翘起,殿顶人字硬山,结构独特,工艺精巧,且有石刻楹联、艺术石雕等可供鉴赏,颇具五华石匠之乡之特色。1989年6月被省定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路线指引:1、棉洋镇高速路口—棉洋圩镇--平安村---葵岭----高山寨。(全程大约不到20公里,路况良好)。2、五华县城--河东---平南---双华---高山寨。(全程大约30公里)。


3、李惠堂旧居

世界球王李惠堂旧居座落在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建于清代,是客家地区常见的“四点金”式民居建筑,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宽五间,左右各置一栋横屋,四角分置四层炮楼,背后筑一栋围屋,门前设晒谷坪、照墙、左右转斗门和半月形水池,墙体用灰沙夯筑,顶为悬山式林桁桷瓦顶。

交通路线指引:1、棉洋镇高速路口—棉洋--安流---文葵---锡坑。(全程大约不到30公里)。2、五华县城--横陂---锡坑。(全程大约15公里)。


4、李威光故居

李威光故居座落在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李威光祖父李绍纪建于清康熙年间。故居内仍存放有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长2.5米、重64公斤的铁关刀,以及御赐或名家馈赠的《状元及弟》、《御前待卫》、《会元》、《进士》、《世受国恩》、《世受恩伦》等金木雕匾额。

交通路线指引:华城镇—葵富村--华西中学--黄埔村。(全程大约10公里)。


5、荣槐楼

荣槐楼位于我县转水镇三源村,由原广东布政使司温荣槐建于清乾隆期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整座屋至今保存完好。

交通路线指引:转水高速路口附近。


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率领东征军讨伐逆贼陈炯明,在进驻五华华城镇时,推举出生在荣槐楼的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五华第一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发动群众和五华中学师生参加革命。荣槐楼养育了不少革命先辈,经历过无数炮火洗礼。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武装队伍以“荣槐楼”作为大本营,在中共五华县工委和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为解放战争培养了邓其玉、郭汉邦、温拔元、温健元、温标源等一批革命骨干。同时,荣槐楼是中国著名酿酒大师荣获泸州老窖巴拿马金奖的主人温永盛的出生地。荣槐楼有多年的悠久历史,涌现了一批知名人士,具有革命的纪念意义,又是中国第一窑泸州老窑酒的发源地,很有保留价值。


6、狮雄山建筑遗址。

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的南面山岗。属西汉南越国时期。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据遗址位置、遗物年代及有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应为南越国赵佗所筑"长乐台"行宫。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路线:转水高速路口往华城方向2公里左右,左边方向有个“塔岗村”指示路牌,沿村道进去约2公里即可以到达。


7、长乐学宫。

位于华城镇五华中学校园内。建于明代,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设有照墙、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东庑、西庑等,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1984年10月公布为五华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把“长乐学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路线:华城圩镇,五华中学校园内,比较容易找到。


8、兰芳楼

位于安流镇文葵楼江村。兰芳楼建于清光绪(1908年),是“总理医政”徐华清出资修建的学堂,房间木门全部有精美雕花,楼阁式中堂在五华较少见,兰芳楼对研究五华古建筑和徐华清史料有一定的价值。

交通路线:1、棉洋镇高速路口—棉洋--安流---文葵。(全程大约20多公里)。2、五华县城--横陂---锡坑——文葵。(全程大约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