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仓AI、人形机器人板块基金一季报出炉,买了哪些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29:00    

中新经纬4月10日电 (薛宇飞)9日、10日,4只重点布局AI、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公募基金率先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受板块利好的影响,4只基金均在一季度取得了正向收益,有产品收益率更是排在全市场前列。

规模增长 收益为正

截至发稿,共有4只公募基金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分别是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前两只重仓的人工智能板块,后两只则是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跟踪的是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在一季度,该基金得到投资者的大量认购,总申购份额约为18.14亿份,一季度末的总份额升至约29.98亿份。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资产净值约为30.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年末增加约11.45亿元。

截至一季度末,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中科曙光、寒武纪、韦尔股份、中际旭创、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新易盛、澜起科技、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一季度,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约为5.21%。

在一季度,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也有数亿份的净申购,一季度末的总份额增加至10.59亿份,规模约为9.49亿元。一季度,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约为5.60%。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一季报中称,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伴随经济逐步复苏及DeepSeek推动国内AI产业质变,“春季躁动”行情如期展开,市场板块分化特征突出,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成为核心领涨板块。三月下旬,随着经济政策定调与年报数据披露窗口临近,投资主线由“基于全年增长预期”的投资范式逐步转向“聚焦中短期业绩验证”的投资逻辑,部分高估值板块进入阶段性调整。

展望2025年二季度,上述一季报认为,人工智能产业高景气态势有望持续,端侧算力、自动驾驶及部分AIGC企业一季度业绩或将对行业向好预期形成实质验证。算力领域呈现加速扩张态势,新基建专项债中AIDC项目占比已从2023年的17%跃升至2025年超30%。应用层面,AIGC内容生成、自动驾驶及AI消费电子等场景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或年内诞生突破性应用。

基金经理称“板块静态估值处于较高水平”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混合也在一季度出现规模和收益的双向增长。

2024年,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经理张荫先就数次在季度报中表示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在2024年四季报中,张荫先称:“我们预计很快会迎来‘机器人’新物种的量产时刻,这个赛道也将会是未来数年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赛道之一。”

进入2025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活跃度明显提升,板块内多只个股股价出现拉升。2025年一季度,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斩获了53.65%的收益率,业绩排在全市场前列。

2024年年末时,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的份额仅约为0.46亿份,到2025年一季度末时,份额增长至8.18亿份,份额环比增加了1693.16%。该基金的规模从2024年年末的约0.48亿元,增加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3.21亿元。

从重仓股看,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华曙高科、奥比中光、峰岹科技、三花智控、龙溪股份、浙海德曼、科达利、四会富仕。与2024年年末相比,该基金大幅度增持了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

同样,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沈成也在2024年就布局了人形机器人板块,在2025年一季度,该基金的收益率约为37.12%,资产净值较2024年年末增加数倍。

截至一季度末,华富科技动能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蓝黛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隆特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银轮股份、北特科技、瑞迪智驱,与2024年年末相比,该基金大幅度增持了蓝黛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北特科技。

从3月下旬开始,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热度有所降温,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混合的收益有所回撤。截至4月9日,两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分别约为29.04%、17.71%。

张荫先在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一季报中称,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无疑将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但投资路上存在起伏,当前板块静态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涨幅较大可能会面临调整压力,波动率较大,这往往是成长性赛道投资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希望投资者理性看待、分批投资。

张荫先还称,板块短期上涨较多后,他们在机器人细分领域内做出取舍,例如市场更愿意把仓位布局在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潜在新型电机方案、整机组装代工商、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且估值相对偏低的公司等。这也符合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的投资方法:一方面布局确定性,寻找在机器人业务中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积极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这类标的一旦实现“0-1”的新突破,有望获得估值及业绩的双击机会。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