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孙磊
2025年以来,重型车国七排放法规的制定按下了加速键。
据央视新闻报道,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2月底新闻会上表示,要对标欧美先进法规,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实现排放控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推动重型货车“退四、治五、管六、推新”。
除了政策法规的影响,国内商用车新能源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提升。
3月28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级顾问马仿列表示,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售量达到了56万辆。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商用车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内销量达到了7.9万辆,同比增长51%,渗透率达到了17%,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12%。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下,不少动力解决方案公司正加速转型。日前,康明斯在其位于武汉的东亚研发中心发布了50个零碳行动项目,覆盖研发、技术创新、生产运营减碳等多个领域。显示出这家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方向,即通过多元的行动推进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转型。
渐进式减排路线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2%,但其碳排放量占比超过55%。随着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深水区,国七标准的制定已经提上日程,商用车尤其是柴油货车成为重点攻坚对象。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动力解决方案公司们也面临较大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康明斯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转型,而且采取了渐进式、多元化的减排路线。
康明斯中国动力系统事业部总工程师王涛透露,在连接当下与未来的过渡技术领域,康明斯混合动力链技术采用了P1、P2、P4等不同的混动架构;传统矿山大马力发动机与电动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了动力性能和燃油效率,在运行项目中可实现约20%的节油效果等。
此外,康明斯积极布局燃料电池及氢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并推出了多款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电驱桥、中央驱动电机解决方案。
在康明斯看来,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甚至全球非道路领域,都会出现多燃料能源动力并存的局面,即便是最终稳定阶段,也可能是数种能源、数种技术路线并行。康明斯中国发动机事业部总工程师锁国涛介绍称,康明斯将继续推动多燃料发动机平台在中国的发展,涵盖柴油、天然气、氢气,以及甲醇等低碳、零碳燃料的探索,同时持续推动多燃料平台动力链的智能化,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实际上,在不久前的“2025年中国轻型商用车动力进化论坛”上,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商用车电动化需尊重市场规律,平衡油电协同发展,而非简单复制乘用车的技术路线。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商用车产业既要抓住新能源机遇,更需守住燃油车的“基本盘”。
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本土化”是康明斯在华战略的重要方向。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介绍,最初,康明斯是将产品许可授权给中国本土企业生产;进入90年代,康明斯又在重庆、湖北襄阳等城市设立合资企业,逐步拓展业务版图,同时将全球产品线引入中国,实现制造与供应链本土化。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一位康明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康明斯在中国已有26家生产基地、4家技术研发中心、2家工程中心和23个客户支持团队。
目前,康明斯已与多个中国本土商用车企组建发动机合资厂,可根据不同市场及应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比如,康明斯近日在其位于武汉的东亚研发中心发布50个零碳行动项目,也是与多个本土企业一起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等。
“我们所研发的技术除了服务中国,也开始向全世界输出。尤其是新能源、智能化这两个方面的技术,很多都是在中国进行研发验证并量产的。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在中国,为中国,也为世界’。”上述康明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公开资料显示,从1975年凭借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康明斯已在中国发展50年,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Nathan Stoner)表示,康明斯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满足中国市场独特需求的创新产品,并持续拓展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碳中和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