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1580分、18门AP全部5分,一位近乎完美的学霸,却被所有常春藤名校拒之门外。父亲的一篇Reddit热帖痛诉CS专业录取的残酷现实,网友惊呼今年计算机专业已卷成「抽签」。
美国大学CS专业,卷到何种程度了?
最近,一位父亲痛心发帖:他的儿子成绩全校第一近乎完美——SAT接近满分、18门AP课程全部5分,却在申请季被所有常春藤名校拒绝。
唯一伸来橄榄枝的,只有本州的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
父亲称,「我对大学录取竞争激烈程度感到震惊」!
那些拒绝学霸的常春藤名校,足够拉成长名单。
其中有哥大、哈佛、MIT,还有达特茅斯学院、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圣地亚哥大学、洛杉矶大学、UC伯克利。
目前,他们还在等杜克大学的消息,甚至还有很多很多,已经被拒的学校。
这篇帖子一经发布,迅速登上Reddit子板块r/ApplyingToCollege热门,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
这位父亲笔下的儿子,堪称「别人家孩子」的终极模板。
他在全校476名中,成为了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人。他在校内,担任计算机社团主席和数学竞赛团队的副主席。
父亲是这么评价的,「他是我所见过最聪明、最自律、最勤奋的孩子」。
他选修的18门AP考试中,全部拿到了满分5分,而且SAT还拿下了1580的高分(满分1600)。
而且,他还提前通过了11门大三/大四生的先修课程,成绩全A,还两次入围了AIME(美国数学邀请赛)。
他还是戴维森青年学者项目的成员,这是一个面向IQ分数145以上天才学生的组织。
但学术成绩,只是这个孩子履历中的冰山一角。
他还曾创建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游戏网站,月活用户高达18万,甚至去年广告收入就达到了3100美元,足以说明其强大的实践能力。
并且在科研方面,他连续耽误暑假在波士顿大学实验室工作,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2篇论文。
父亲在评论中称,儿子班上排名前十之外女孩,竟被耶鲁大学CS专业录取
在校外,他不仅坚持在杂货店工作两年,还获得了当地一家科技公司带薪实习的机会。
这样一份闪闪发光的「简历」,却没能敲开任何一所常春藤名校的大门。
父亲对此表示不解,「我想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乎都是他主动争取来的结果」。
更难得的是,他并非是按父母只是行事的「机器人」孩子,用我们的话说,他并非父母「鸡娃」式教育下才有所成。
他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学习和工作。
这位父亲,在帖子中感慨万千。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大学录取远没有现在这么残酷激烈。
父亲来自阿拉巴马北部的一个小镇,当时自己从未认真考虑过上大学,因为身边的人,除了最聪明的那个,几乎没人想过这件事。
高中毕业后,父亲去了北阿拉巴马大学(UNA)打橄榄球,后来意外进入了华尔街顶级银行去工作。
「那时,公司招聘根本不在乎你毕业于哪所大学——如果你得体大方且聪明,你就会被录用」。
父亲的同事中,既有哈佛毕业生,也有人甚至没有大学文凭,还有毕业于名不经传的州立大学的人。
当然了, 那些有春藤名校背景的人,在面试过程中会有一些优势,但并非是硬性门槛。
可如今,父亲所在的公司根本不会考虑像他这样的北阿拉巴马大学的毕业生。
父亲面试的求职中,候选人清一色来自常春藤或类似的名校(如波士顿大学)。
不过,儿子告诉父亲,科技行业与金融行业并不同,即便自己在UMass读书,将来也能获得顶级科技公司的面试机会。
在帖子末尾,父亲对此深表担忧,害怕这种『名校光环』的过度追逐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沮丧,我不知道该告诉他什么」。
父亲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能找到激励孩子的方法。针对美国高校CS招生残酷事实,更在全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X上一位投资大佬为此打抱不平,「竞争是好的,但这感觉一点也不公平」。
Reddit帖子下方第一个热评,正是来自感同身受的大学毕业生。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年计算机专业的录取竞争异常激烈,有时甚至显得完全随机,就像在「抽签」一样。
值得庆幸的是,在科技/CS领域,人们也会看重纯粹的技术能力,这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因此只要拥有扎实的技术技能,无论毕业于哪所院校,都有可能在顶级公司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
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的招生名额并没有增加(与申请人数和合格申请者数量的增长不同)。
这位网友的观察颇为深刻,「所有人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有严重的名校情节。一旦真正进入大学,交到朋友,看到所有精彩的事情和机会,这种感受就会逐渐淡去」。
最后,他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出了堪称教科书级的建议:
第一,你并不孤单,这个帖子里有很多学生和你处于完全相同的境况。
第二,你已经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这些努力绝对没有白费。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这些经历将为你未来的精彩机会打下基础。连网上素不相识的人都为你感到骄傲。
第三,这确实很糟糕,也很不公平。
另一位曾在五大科技巨头FAANG工作的网友,第一反应是发出质疑:学习课程时间矛盾,一作科研含金量,甚至有种成就堆砌感。
他分享了一个当前职场面试中残酷的事实,「我见过太多光鲜亮丽的候选人,当被要求用STAR方法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却一片空白」。
最后,他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给出了一些建议——在科技行业,名校对于薪资和声望没有任何影响,职场也没人在意一个人的毕业学校。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建议你的孩子,把简洁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1-2个高度复杂个人项目写入简历中」。
还有网友鼓励道,「今年图灵奖得主Andrew Barto,也曾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教授和学生」。
在名校招生中,斯坦福一直是个「异类」。他们要的并不是「完美学生」,而是那些能打破框架的人。
网友举例称,一个以GPA 3.6分进入斯坦福的孩子,他的核心竞争力是对烹饪的狂热。但若是你所有的课程和课外活动都与之目标一致,5并将其作为独特的卖点,即便是你拿下了4.0满分,斯坦福也不会考虑。
另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奇怪的心态。
哈佛大约有54000申请者,其中大多数申请和如上父亲的孩子相似,但他们却只有2000个录取名额(按专业细分),他们会怎么选择?
他表示,与其弄清这些学校要什么,不如问问优秀的孩子为什么要争夺50多所名校。作为父母,应该帮孩打开视野,考虑名校之外的其他选择。
每年Ivy Day,是常春藤名校统一公布录取学生的名单。今年,在当地时间3月28日,所有结果几乎统一发送至学生手中。
有网友统计了2029届常春藤名校录取率,如下图所示。
福布斯报道称,今年的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
莱斯大学申请人数增加了 13%,共有36,749名学生通过提前决定、提前决定II、常规录取和Questbridge项目申请。
纽约大学则创下了历史新高,共收超120,000份申请,比去年增加了3%。
与此同时,这些精英大学也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一场静默的革命。
以往,它们会优先录取有深厚单一学术热情的学生,而现在,高校却不再只接受全面发展型学生,而是希望录取擅长单一领域的学生。
或许在这个疯狂内卷的时代,网友这些建议和忠告值得所有人深思。
名校的光环或许能为你打开第一扇门,而真正能决定你走多远的,永远是自身的能力、热情和坚持。
https://x.com/deedydas/status/1906898551273337209
https://www.reddit.com/r/ApplyingToCollege/comments/1jm0eh4/my_son_has_been_rejected_from_all_but_1_school_i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桃子 好困,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