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京市玄武区实施五大重点片区城市更新,打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更新标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11:00    

近日,南京市召开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暨城市精细化管理会议,玄武区被授牌为“南京市城市更新实验区”。作为南京市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已是玄武区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玄武区制定3-5年城市更新实验区实施方案,编制远期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3-2035年),未来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经验,着力打造南京高品质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更新标杆。

玄武11年城市更新探索路

作为中心城区,早在2014年,玄武区率先成立铁北红山新城管委会,昔日城中村聚集、传统工业发端的铁北片区拉开了城市焕新的序幕。如今,这里产业园区创新澎湃,居民小区焕发生机,绿色生态逐步完善,成为玄武新中心。

2021年,南京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玄武区D9街区成为国字号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曾经的老烟厂一跃晋升城市消费动能提升新地标。

在珠江路,锦创书城的出圈让其荣膺2023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十大现象级案例,2024年锦创数字产业园区科创街区荣获“首届中国科创街区建设实践典型案例”,成为玄武区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升级的代表作。

一个个典型案例,一次次更新探索,为玄武区的城市更新积累了经验。站在2025年新的起点,玄武区的城市更新也将再出发。

实施“一路四环”五大重点片区更新

据了解,在《南京市玄武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3-2035年)》中,玄武区共梳理出待更新潜力地块约900公顷,低效闲置楼宇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明确城市更新片区及城市更新单元划定,将全区划分为10个片区、20个更新单元,并按照“分时序、有重点”的原则,制定六大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形成180个城市更新项目。

玄武区将启动实施“一路四环”五大重点片区城市更新。计划通过3-5年时间,打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更新标杆,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核心区”添砖加瓦。

其中,“一路四环”五大重点片区城市更新,主要包括长江路片区、环紫金山片区、环玄武湖片区、环红山森林动物园片区、环东大片区。

长江路片区将重点开展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钟岚里等民国建筑修缮利用,擦亮“1800米、1800年”的文旅品牌。环紫金山片区将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开展环山地区宜居品质综合提升。

环玄武湖片区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城墙、百子亭等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打造与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城市客厅。

环红山森林动物园片区将强化红山森林动物园对周边文商旅的带动作用,打造动物园与周边城区文旅融合的示范标杆。

环东大片区将充分挖掘利用东南大学、进香河、国子监、成贤街、原国立中央图书馆等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烟火气息浓郁的特色品牌街巷。

打造6大类9个重点更新范本

作为城市更新实验区,玄武区肩负着为全市城市更新探索可持续的路径、可复制的经验的重任。为此,玄武区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聚焦片区统筹、历史保护、绿色建筑、老旧小区等6大类,通过文商旅创意融合、产权归集、政校企协同等方式,努力将长江路片区等9个城市更新项目打造成可推广的城市更新范本。

长江路片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1800米长江路汇聚红色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串联着“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是南京高品质文商旅资源最为富集的片区。

玄武区将对长江路沿线住宅、商业进行统筹规划与整体设计,串联起梅园新村、省美术馆等13个文博场馆。充分挖掘长江路片区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放大“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内涵,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街”。

此外,片区更新还将推进长江路MR(混合现实)智慧文旅平台等文旅新场景建设,提升片区文旅产业智慧化水平。改造提升楼宇载体约30万平方米,提升长江路沿线文旅服务配套品质。启动实施上乘庵、估衣廊等18条文化活力街巷和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建设嵌入式社区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游客、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玄武区将联合东南大学专家团队,以长江路片区为核心,统筹沿线资源、打破空间割裂、推动功能复合,加快推进德基三期、佳汇大厦、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历史与未来对话”的活力走廊,以此实现由“点上突破”迈向“全域示范”。长江路片区将以文化IP引领多类型主体协同,形成文商旅创意融合的片区综合更新经验。

围绕历史保护类,玄武区将在百子亭历史风貌区探索新旧融合,产权归集,统一运营的历史风貌区更新经验;在杨吴城壕遗址,打造公园,探索遗址保护与城市生活相结合的更新经验。围绕老旧小区类,借鉴雍园41号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经验,探索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老旧小区智慧化、适老化更新经验。

城市更新是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的项目建设。下一步,玄武区将在老旧楼宇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健全项目化推进机制,形成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推进机制,当好主城的城市更新实验区,为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注入“新”动力。

通讯员 玄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