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症状肥胖仍属疾病 早期干预是关键 | 鲁医健康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14:00    

4月15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体重管理主题),介绍我省体重管理年活动有关情况和体重管理的相关健康知识。针对近期“国家喊你减肥啦”的全民健康话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仲明惟明确: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慢性疾病之首,即使体检指标暂无异常的超重人群,仍需警惕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风险。成人合理体重可通过BMI(体质指数)和腰围双指标评估,其中BMI在18.5-24为正常,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即属中心性肥胖,需尽早干预。

合理体重评估:BMI与腰围双指标是“金标准”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仲明惟介绍,临床评估成人体重最常用指标为BMI(体重kg/身高m²):18.5-24为正常体重,24-28为超重,28以上进入肥胖分级(28-32.5轻度、32.5-37.5中度、37.5-50重度、>50极重度)。“我国人群易出现腹型肥胖,即内脏脂肪堆积,因此腰围是重要补充指标——男性正常腰围<85cm、女性<80cm,超过90cm(男)或85cm(女)即可诊断中心性肥胖,其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病风险显著升高。”

仲明惟强调,儿童肥胖评估需更专业,建议至医院儿保门诊结合生长曲线、体成分分析等综合判断。居家可通过BMI和腰围初步自查,体脂比、内脏脂肪指数等精细指标则需借助医疗机构检测。

无症状肥胖仍属疾病早期干预是关键

针对“指标正常的肥胖是否算病”的疑问,仲明惟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疾病编码均明确肥胖症、病态性肥胖的疾病属性。肥胖本质是代谢性疾病,即使当前血糖、血脂等指标正常,其高血糖、高血压、关节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甚至肿瘤的发病风险已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他举例,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5倍,冠心病风险增加2-3倍,且肥胖相关危害具有“滞后性”,早期控制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体重管理不是‘审美需求’,而是健康必需。”仲明惟建议,超重人群(BMI≥24或腰围超标)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监测等方式干预,BMI≥28或已出现相关疾病的肥胖者需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的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接受营养、运动、心理等多学科综合诊疗。

科学减重拒绝“极端化”倡导“早发现早管理”

针对社会上流行的“快速减肥”“节食减脂”等误区,专家提醒:健康体重管理需遵循“循序渐进、个性化方案”原则,避免盲目使用减肥药或过度节食导致代谢紊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可提供体重监测、饮食指导、运动处方等基础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则针对中重度肥胖提供药物、手术等进阶干预。

当前,山东省正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全省803家医疗机构已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为群众提供从风险评估到长期随访的全流程服务。仲明惟呼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体重管理纳入日常健康规划,才能从源头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

记者:苏珊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