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邓州市高集镇黄龙村,田间地头生机盎然,中草药基地里金银花藤蔓舒展,甜叶菊嫩叶摇曳。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村,正以产业振兴为根基,以党建引领为引擎,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阔步前行。
黄龙村一直以来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有限。高集镇党委政府锚定“产业兴村”目标,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山东、湖北、淅川等地多次调研和考察,决定向土地要效益,发展中草药等种植产业。
刚开始推广中草药种植时,很多村民有顾虑,担心销路和技术问题。为了打消村民疑虑,村“两委”带头试种金银花和甜叶菊,并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同时,与药企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销售后顾之忧。第一年,试种基地喜获丰收,金银花亩产效益达14000余元,甜叶菊亩均收益超8000元,远超传统作物,实打实的收益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后,村民们积极性高涨。目前,黄龙村中草药种植面积扩大至400余亩,同时发展烟叶种植300余亩。
该村村民胡殿顺向记者介绍说:“金银花采花期长,从5月中旬能一直采到国庆节。种植投入少、见效快,一次种植能收益20年。我现在已实现育种、种植、烘干一体化运作,还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吸引不少外地客户慕名上门采购。目前,季节性用工达300余人次。
站在新的起点,村“两委”又有了新的规划:“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下步我们计划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建设深加工车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鞋厂和箱包厂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打造自有品牌;让村民从‘单一产业增收’向‘多元产业致富’转变。”支部书记张清华信心满满地说。
从“传统农业村”到“产业特色村”,黄龙村的蜕变背后,是高集镇“党建+产业”模式的生动实践。高集镇以党建为“方向盘”,以产业为“发动机”,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找准中草药产业“金钥匙”,让土地产出“含金量”,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该镇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至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约2000亩,主要栽种淫羊藿、元胡、金银花、甜叶菊、白芷、藏红花等道地药材。其中比较集中的有萝卜张营村汇川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甜叶菊达500余亩。
“从党员带头试种的“星星之火”,到全镇产业集群的“燎原之势”,不仅激活了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特色之路。下一步,我镇将以实干为笔、以初心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产业兴、乡村美的时代新篇,让每个村庄都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乡村振兴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高集镇党委书记陈峰说道。(图文:沈俊伟 王齐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羊皮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