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盟观察丨上周亚太多个股指下跌,东南亚多国出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措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0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过去一周,亚太区股市走势跌宕起伏。

周初,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亚太区股市也普遍暴跌;接下来几天,亚太股基本都保持着跌跌不休的状态,好不容易等到上周四集体回升,只过去一天,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多国股指再度回落。全周来看,亚太股跌势相对缓和。

具体来看,此前一度遭遇重挫的日韩股市上周呈现微弱跌势。上周韩国KOSPI指数跌1.33%,报2432.72点;日经225指数周跌0.58%或195点,报33585.58点。另外,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周跌0.28%,报7646.5点。

东南亚股市涨跌不一,泰国和越南股市回升明显。具体来看,泰国SET指数周涨0.31%,报1128.66点;越南胡志明指数周涨0.97%,报1222.46点。其他股指下跌为主,新加坡股市领跌。上周新加坡海峡指数周跌8.19%,报3512.53点;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JKSE)周跌3.82%或248.39点,报6262.23点;菲律宾马尼拉指数周跌0.03%,报6082.44点;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上周跌3.28%,报1454.76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周亚太股市大幅波动主要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变化及美国金融市场溢出风险影响。从全球避险情绪传导角度看,美国“股债汇三杀”引发风险资产抛售潮,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供应链预期,亚太市场作为主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股市自然会受到影响。

“随着特朗普宣布延后对部分国家实施‘对等关税’的日期,亚太经济体对关税的担忧有所缓解,叠加周四美股大幅反弹,亚太股市也跟随回升。而周五受美股再度下跌拖累及部分短期套利盘获利离场等因素影响,股市再度调整。”王有鑫认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短期波动较大,亚太地区金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经济金融市场受外部因素和跨境资本影响较大,在政策没有明显缓解前,亚太股市短期将维持较高的波动性和波动幅度。

亚洲多国积极应对关税影响

上周,受“特朗普关税”冲击,亚太股历经暴跌。虽然之后亚太股市有所回升,但日韩股市重回跌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倪淑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韩股市重回跌势主要原因有:一是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的冲击仍然存在;二是贸易政策不确定下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避险情绪下资金流向黄金等资产,股市资金流出压力增加;三是美国经济数据和芯片股业绩不佳,市场对半导体预期降温,也给日韩相关板块带来压力;四是日本央行将继续加息的表态,加息或将带来日元升值,关税冲击下出口企业将进一步承压,市场担忧加剧。

安邦智库研究员彭茂晟也认为,亚太股市的波动与美国股市的走势比较接近,暴涨暴跌反映出美股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这也反映了现在市场的脆弱,出现关税、经济方面的利空消息就会引发恐慌性抛售。

之后,多国陆续掏出工具,稳定本国金融市场并保持经济稳定。

4月11日,据韩国财政部的声明,将通过韩国进出口银行每年提供额外9万亿韩元出口融资,以帮助出口商应对美国关税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将制定出口多元化计划;还将帮助成立1万亿韩元基金,以帮助在上半年内稳定供应链。韩国财长崔相穆表示,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持续,如果有必要,将迅速采取市场稳定措施。

东南亚国家也抓紧出台相关提振市场的措施。4月10日,泰国财政部表示,将在4月中旬之后放松股市限制,准备实施更多经济刺激措施,重点是创造就业机会。泰国证交所也在4月8日至11日期间限制股票交易,以缓解关税带来的波动。

近日,印尼央行也表示会继续积极干预以支持印尼盾。印尼央行将继续监测市场,稳定印尼盾以维持投资者信心。

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措施,4月4日,印尼总统办公室宣布,将推出三项关键举措维护国家经济稳定,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拓展国际贸易伙伴关系,寻求与更多国家建立多边合作关系;二是,推动自然资源的下游加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降低对外资依赖,并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三是,增强国内消费韧性。印尼将通过稳定物价、保障就业等手段,提升民众在面对全球经济波动时的承受能力。

“东南亚各国的市场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股市稳定,但提振作用有限。”倪淑慧向记者表示,在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下,东南亚股市波动风险仍在加剧,主要是因为区内金融市场受贸易政策影响较大、政策调整空间有限等因素,都使得区域金融市场脆弱性大幅上升。此外,“对等关税”相关政策也对区域供应链重构带来较大冲击,比如泰国还面临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相关关税。

彭茂晟则认为,虽然这些直接的干预措施有助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但对这些国家而言不一定能稳住经济,未来这些外向型国家的经济表现可能会出现非常大的波动。

高盛发布报告称,特朗普执意全面加征关税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与此同时,高盛还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了1.3%。

彭茂晟表示,假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日韩经济也很难独善其身。一方面,这两个国家与美国的经济绑定程度较深;另一方面,美国的金融资产可能会出现大波动,而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比较明显,正如去年7月至8月的全球下跌一样,美国的股市下跌也会连累日韩股市的表现。

亚太货币汇率表现不稳

受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拖累,亚太区货币汇率剧烈波动。

全周来看,亚太地区货币兑美元汇率多数飙升。截至记者发稿,新加坡元兑美元周涨2.09%,新西兰元兑美元周涨4.11%,日元兑美元周涨2.37%,韩元兑美元周涨1.97%,澳元兑美元周涨4.17%。

但也有亚洲货币兑美元下跌,比如印尼盾兑美元周跌0.31%。印尼盾跌幅较之前有所缓和,上周印尼盾兑美元跌至1美元兑16900印尼盾水平,刷新历史新低点。

印尼马来亚银行经济师古纳托分析指,尽管通货膨胀率较低,但印尼央行没有太多降息空间,因为央行希望稳定印尼盾汇率。他说:“在近期全球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印尼央行似乎专注于通过保持印尼盾稳定来维持国内经济表现,避免潜在的资金外流。”

货币持续波动引发市场担忧。王有鑫表示,目前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但部分“双赤字”国家金融风险不容小觑,需警惕美国金融市场大幅调整、美元流动性骤紧和海外美元流动性短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下,东南亚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脆弱性持续上升,有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倪淑慧表示,因此,要加大区域乃至亚洲地区的金融和贸易合作;通过加强区域内的贸易和金融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增强区内经济韧性。

她认为,在金融方面,东南亚国家要加强《清迈倡议》(CMIM)多边化,为成员国在危机期间提供流动性支持;构建更有效的金融稳定框架,以稳定货币市场和金融体系。贸易方面,东南亚国家要依托RCEP等协议,通过更好地运用贸易投资规则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