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诈骗呈现出“花样”翻新的态势。从虚假“快递取件码”诱导用户,到“银联会议”App以假乱真实施诈骗,再到个税退税骗局频出。对上述这些新骗局,消费者除了要注意看相关机构和警方的提醒外,还应该提高警惕意识,不要轻信任何非官方的信息。
“银联会议”App以假乱真
近期,一款名为“银联会议App”的应用软件在网络上出现,引发关注。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不法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告知用户开通了“直播会员”,如若不取消则会每月自动扣费。随后诱导用户互相添加微信、QQ等聊天软件,再引导其下载该款名为“银联会议”的App。用户下载后,诈骗分子便要求其配合一系列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可将用户手机里的资金转走。
赵女士就不幸中招。某天,赵女士接到自称是“快手”客服的电话,称其在网上直播带货,每月需扣除800元的带货费。赵女士否认直播带货后,对方建议她申请取消“带货费”,并发送了一个链接让其下载一款名为“银联会议”的App,并需要开通远程操控。在假“客服”的指导下,赵女士泄露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以及支付密码,共损失万余元。
近日,中国银联正式发布声明:“银联会议”App非中国银联产品,在此提醒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避免遭受资金损失。
关闭保险业务被骗钱
近期,还有一种以“百万保障”为幌子的诈骗手段在网络上悄然蔓延。据了解,此类骗子会冒充医保局、保险公司、微信、支付宝等单位或平台的工作人员,利用群众对保险服务知识的部分欠缺实施诈骗。
兰州的白女士就是此类骗局的受害者。上月,白女士接到了一通号码为(0096×××)的电话,对方自称微信客服,称她购买了百万医疗保险,每月自动扣款2000元。随后,对方称可以协助其关闭该功能,之后,在对方的步步指导下,白女士银行卡内的25万元被划扣。
针对此类型诈骗案件,警方紧急提示以下法则:凡是“00/+/852”开头电话,99%是诈骗,直接挂断;凡是自称客服要你“关闭业务”的,官方App核实最保险;凡是让你下载“视频会议”“共享屏幕”软件的,立刻拉黑;手机银行设置转账限额;大额转账务必开启延时到账;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
虚假“快递取件码”诱导用户
近日,有抖音用户反馈,诈骗分子给用户发送虚假的快递“取件码”,诱导用户主动联系处理,实施诈骗。这类诈骗手法,通常是诈骗分子打着快递公司的名义,给用户发送“快递已送达至小区驿站”的短信,并附上“取件码”和联系电话。用户到达驿站取件时,发现并没有自己的快递,于是拨打短信的预留电话进行咨询。电话拨通后,对方直接略过快递相关的问题,假冒“抖音客服”再一步步诱导用户下载其他软件“协助关闭会员”,最终骗取用户财产。
抖音提醒,抖音客服不会以任何其他身份给用户发送信息,也不会告知用户“某项功能/服务即将扣费”,不会要求用户下载其他软件或共享屏幕。
个税退税骗局套路多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退税工作目前正在开展,不少纳税人都在忙着办理退税。然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时机,精心设计了各种退税骗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涉及个税退税的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不法分子会伪装成税务机关,通过短信或邮件发送“退税待领取”信息,诱导纳税人点击链接登录钓鱼网站;二是骗子声称可以帮忙多退税,但要求提供个税App账号密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并收取服务费;三是骗子冒充税务稽查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纳税人被列入稽查名单,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进行审查;四是骗子冒充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公安部刑侦局特别提醒:不要点击不明来源的短信或邮件中的链接;不要将个税App账号、密码或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提供给陌生人;不要轻信任何声称可以“快速退税”或“多退税”的特殊渠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实习生 拜哈贝儿
来源:北京青年报